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网站,在线观看日本一区二区,99久久久精品无码,被黑人伦流澡到高潮HNP动漫

搜 索



僑愛,在這里閃光

放大字體】【縮小字體】 2012年09月25日




花園村入口:圖為花園村僑愛家園入口



僑愛家園:圖為花園村的“僑愛家園”石碑



吳仲良塑像:圖為位于吳仲良中學內的吳仲良愛心堂入口處的吳仲良半身像



吳仲良中學門口:圖為吳仲良捐贈自己90歲壽金21萬元人民幣修建的校門



吳仲良中學下課的孩子

  近日,在撲鼻的桂花香中,記者隨國務院僑辦組織的第二屆“走基層、僑鄉行”活動來到四川。在這里,在花園村與吳仲良中學,記者體會到了僑愛帶來的融融暖意。

  一生積蓄捐教育

  “從懂事起,我就沒有母親,父親是啞巴。我通過勤工儉學完成了初中。雖然考上了重點高中,卻無力負擔。吳仲良老先生把我接到吳仲良中學,高中3年期間,他負擔了我所有的學費和生活費。”如今已是一名高中化學老師的張安全在回憶往事時,聲音依然有微微顫抖。他口中的吳仲良老先生是美籍華人,是一位令人感動的樂至縣名人。

  如今已經90多歲高齡的吳仲良于1968年到美國發展,經營中餐館。1986年,回鄉探親的他深受學生艱苦條件的觸動,捐資辦了一所小學、一所中學和一所幼稚園。從此,吳仲良就沒有間斷過對家鄉的捐資助學。迄今為止,他已經捐資兩千多萬元人民幣興建了30多所學校,被譽為“川籍海外同胞助資助教的一面旗幟”。

  “老先生不是什么大富豪,他捐資助學的錢是他一輩子的積蓄。”這是樂至縣人都知道的事,更讓人們感動的是,吳仲良自己的生活樸素得讓人難以置信。在樂至,流傳著好多小故事。比如,雖然已是高齡,但是吳仲良每年都會到樂至縣兩次,每次都是自己搭公共汽車到學校。比如,他的早餐是最簡單的饅頭稀飯,有剩余的飯一定會打包帶走。比如,他想起自己的一杯水只喝了一半,會特意返回喝完。“2010年,老先生90歲生日,他把自己收到的壽禮捐出,重建了吳仲良中學的校門。”72歲的江紹堂是吳仲良的外甥,見證了多年來舅舅的善行,“看到自己的錢建成了這么多這么大的學校,他真的很高興。”

  100萬的蝴蝶效應

  “我在外面呆了16年,在很多地方都做過餐飲業。前年我回到了家鄉。現在農村發展好了,自己在這里的發展機會也多了,我自然愿意回到自己家鄉做點事。這次回來就不打算再出去了。”33歲的彭州市葛仙山鎮花園村村民付壽林說出了村子里很多人的心聲。

  “花園村是汶川地震的重災村,受災農戶100%。”花園村書記吳成聰說。國僑辦和四川省僑辦及時啟動了“僑愛工程——抗震救災溫暖行動”和“四川災后重建計劃”,廣大僑胞紛紛慷慨解囊。其中,澳門企業家湯福榮捐贈100萬元人民幣配合當地政府修建了“僑愛家園”。

  “湯先生的100萬元給我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一是帶動了人氣。原來花園村農民的主要收入是水果,但是當時銷售水果沒有固定場所。有了‘僑愛家園’以后,銷售水果就有了集中的場所。二是有了農副產品的交易平臺。三是方便了老百姓的生活。原來,我們要買一支煙、稱一斤鹽、打一斤油都要跑到8公里憂外,現在不用了。”吳成聰說,“而且,‘僑愛家園’還為我們提供了進一步發展鄉村旅游的平臺。湯先生的100萬對于私人也好、社會團體也好都起到了極大的引導作用。”

  如今在花園村,“僑愛家園”的后面就是享受統規統建和國家補貼的居住戶。花園式的小區讓人看到了花園村農民幸福生活的一角。

  “僑愛工程”暖人心

  海外僑胞在自身發展的同時,時時刻刻惦念著故鄉。“僑愛工程”正是海外僑胞獻愛心捐助國內的工程。國僑辦與各級地方政府是橋梁,把僑胞的捐贈帶到有需要的地方。

  四川省僑辦主任周敏謙介紹,“5.12”汶川大地震后,四川省僑辦先后實施了“僑愛賑災行動”、“僑愛賑災學校計劃”、“僑愛賑災就業計劃”、“災區兒童心理撫慰計劃”和“僑愛工程——四川地震災后重建計劃”等,引導海外僑胞為災區捐建學校、衛生院等“僑愛工程”項目310多個,資助了3000多戶受災農戶興建永久性住房,目前98%以上的項目已竣工投入使用。2011年,海外僑胞捐資5200萬元人民幣,為四川省貧困地區新建學校14所、衛生院8所,并資助了一大批貧困孤兒、學生。“我們努力把‘5.12’汶川大地震帶來的子男轉化成發揮僑務優勢服務改善民生的機遇,化危為機。”周敏謙說。

  今天,震后四川的土地上,處處都流淌著僑愛的溫暖。(海外網)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阜外大街35號 郵編:100037 聯系方式:gqb@gqb.gov.cn
國務院僑務辦公室2004版權所有 中國僑網技術支持
[京ICP備05072101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2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