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2月21日 08:57 來源:中國新聞網
2月19日,全國僑辦主任會議在北京召開。 中新社記者 張勤 攝
中新社北京2月20日電 (周欣嬡)近日,全國僑務工作會議及全國僑辦主任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期間,如何加速“依法護僑”成為各地主任討論的熱門話題。
2015年10月,中國首部華僑權益保護綜合性地方法規在廣東出臺。此后,全國范圍內,各省針對華僑權益保護立法節奏不斷加快。
作為中國重點僑鄉之一,福建省在立法方面蓄力已久。福建省僑辦主任馮志農介紹,2012年起,省僑辦啟動立法相關的前期調研;2014年,華僑權益保護立法列入省政府工作計劃;2016年9月1日,《福建省華僑權益保護條例》正式施行。作為一部綜合性法規,該條例涉及了政治、經濟、社會和文化權益等方方面面。
馮志農稱,制定《條例》是推動福建發展的切實需要!爱斍案=ㄕ幱诹己玫陌l展機遇期,大量華僑、華人來閩投資創業,但由于一些權益缺乏有力的法律保護,遭受侵害的現象時有發生。這不僅損害了華僑的利益,也嚴重影響我省對外開放的良好形象”。
同樣加速出臺的,還有《江蘇省保護和促進華僑投資條例》。該條例原定2016年9月出臺,在江蘇省僑辦及各方的不懈努力下,提前四個月于2016年5月1日正式實施。條例將人才關心的創業扶持、配套服務、身份證明等,由政策上升為法律,惠及當地5萬多家僑資企業及非蘇籍創新創業人才50多萬人。
江蘇省僑辦主任王華坦言,僅做好華僑投資保護遠遠不夠!叭思医o你帶錢、帶技術,你就只出臺政策保護投資這一塊?不行,其他方面也必須都保護起來。”王華稱,只有切實保障了華僑華人的各方面權益,才能產生持續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為僑胞帶來歸屬感。
浙江省僑辦主任金永輝在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表示,立法工作迫在眉睫。他指出,華僑權益保護在國家層面沒有專門的立法。雖然有些規定散見于各種部門規章和規范性文件,但由于這些文件出臺較早,有的已不能適應當前的需要。另外,有些政策在實際工作中缺乏操作性,配套銜接不夠。
金永輝稱,加速立法,勢在必行。浙江省僑辦今年的工作目標之一,就是完成立法調研、提出立法工作報告,爭取將報告內容列入省法制辦的立法規劃,使暫行規定上升為保護條例。
國務院僑辦主任裘援平在全國僑務工作會議上指出,“十三五”時期,國僑辦將完善涉僑法規政策體系,推動華僑權益保護立法和歸僑僑眷權益保護法及其實施辦法修訂,支持和指導地方性涉僑立法先行先試。
暨南大學法學院院長朱義坤表示,“中央重視、地方先行先試,涉僑維權立法工作大有可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