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7月25日 16:58 來源:中國僑網
自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建設“一帶一路”重大國際合作倡議以來,國務院僑辦與國家漢辦/孔子學院總部協同合作、主動謀劃,以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引,注重發揮華文教育工作的獨特優勢,積極引導沿線國家華文學校轉型升級發展,穩妥有序地推動中國高校境外辦學,不斷夯實“民心相通”。主要舉措包括:
一、開展專項調研,研究出臺華文教育助力“一帶一路”建設指導意見
為進一步摸清沿線國家的僑情、教情,有針對性地做好沿線國家華文教育工作,實現精準發力,推動“一帶一路”建設,我辦于今年年初分期、分批委托相關駐外使領館協助開展調研,了解沿線國家華文教育發展現狀、困難、問題及需求等,征詢各館對開展沿線國家華文教育工作的意見、建議。
目前,調研工作已基本結束,近期我們將在認真研究分析調研資料的基礎上,結合“一帶一路”建設需要,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一帶一路”建設的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研究出臺推進“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華文教育建設的指導意見,進一步統籌協調各地僑務部門和華文教育基地院校的力量,共同做好沿線國家華文教育工作。
二、研發、推廣適用的“本土化”教材,滿足沿線國家“個性化”需求
教材是開展教育教學的基本遵循,也是傳播中華語言文化的重要載體。我辦高度重視華文教材編寫工作,在完善“通用型”教材體系的同時,將為沿線重點國家編寫“本土化”教材作為教材建設的重中之重。目前,已啟動或完成了面向菲律賓、柬埔寨、印尼、泰國、緬甸及中亞等國家和地區的7套“本土化”教材的編寫工作。特別是,為了加強對廣大華裔青少年的宣介,積極涵養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青年骨干力量,我辦還于今年年初專門立項,組織力量編寫《“一帶一路”華裔青少年知識讀本》。目前初稿已基本完成,預計于今年年底推出。
在重視教材編寫工作的同時,我們還認真做好教材推廣發行工作,有效滿足“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華校的需求。2016年,國務院僑辦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免費提供各類教材和教輔讀物約300萬冊,國家漢辦免費贈送各類圖書約3.8萬冊,基本做到了按需、足額、及時供應。
三、加大沿線國家華文教師培養培訓和外派教師工作力度,不斷提高華校教學質量
海外華文教師是傳播中華語言文化的骨干力量,其業務水平高低直接影響著華文教育教學的質量。我們每年通過“請進來”“走出去”、函授學歷、孔子學院獎學金等各種方式開展沿線國家師資培養培訓工作。2016年,國務院僑辦共邀請了泰國、印尼、老撾等11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近3200名華文教師來華培訓;共向菲律賓、馬來西亞、柬埔寨等6個“一帶一路”國家組派了18個講學團,培訓華文教師5500人。
與此同時,我們每年還選派一定數量的國內優秀一線教師和志愿者赴沿線國家重點華校任教。外派教師和志愿者們在從事一線教學的同時,更加注重開展示范教學、培訓教師、教學督導和教學管理等,幫助提高海外華校的教師素質和教學質量。2016年,國務院僑辦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共選派了872名外派教師,國家漢辦/孔子學院總部共選派了715名教師和志愿者。
四、創新工作思路與工作手段,大力推進“互聯網+華文教育”工程
我們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優勢,著力實施“互聯網+華文教育”工程,打造“網上課堂”、“客廳中文學校”,將優秀中華語言文化送到沿線國家華裔青少年校門口、家門口。一是通過中國華文教育網、僑寶APP等,提供最新華教資訊和教學資源在線學習和下載服務,方便華校師生和中文愛好者按需、即時進行學習;二是與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漢雅星空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合作,依托其IPTV和海量中華文化影像資源,研發推出了華文教育多媒體教學平臺--“百寶盒”。目前,已向馬來西亞、緬甸等12個沿線國家的數百所華校提供了1641臺“華文教育百寶盒”,讓華裔青少年足不出戶,就能快捷、方便地學習、體驗中華語言文化的無窮魅力。
五、實施雙語人才培養計劃,為助力“一帶一路”戰略提供人才支撐
依托暨南大學、華僑大學等我辦所屬院校啟動了雙語人才培養計劃,支持暨南大學舉辦“漢語——東南亞小語種華文教育高級管理人員雙語雙文化培訓班”。目前已舉辦了兩期共70人的面向泰國和印尼的漢語人才培訓班。
六、推動中國高校在海外設立分校,加強與沿線國家人文交流與合作
境外辦學是推動我國文化走出去,助力“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舉措,對擴大我國教育影響力,弘揚中華文化具有重大意義。我們堅持“從小做起、項目先行、因地制宜”的總體思路,積極穩妥地推動中國高校與境外教育部門和學校合作,在海外設立分校。目前,我國蘇州大學、廈門大學、云南財經大學等高校已在老撾、馬來西亞、泰國等沿線國家開設了境外辦學機構和項目,此舉有力地加強了我國與沿線國家的人文交流和合作,促進了“民心相通”。
您提出的建議對于我們在工作中進一步整合優質資源,創新工作思路,助力“一帶一路”戰略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我們將在研究制定第四期華文教育工作規劃時認真吸收采納,并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斷改進和提高,進一步引導和支持沿線國家華校主動貼近“一帶一路”戰略,積極投身“一帶一路”建設,努力夯實“民心相通”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