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08日 20:36 來源:中國新聞網
第六屆中泰戰略研討會8日在廈舉辦,中國國務院僑務辦公室黨組書記、副主任許又聲蒞會致辭。 楊伏山 攝
中新網廈門11月8日電 (記者 陳悅 楊伏山)來自中、泰兩國和中國臺灣地區百余名專家學者、政府官員,8日在華僑大學廈門校區參加第六屆中泰戰略研討會,以“邁向共同繁榮:‘一帶一路’與‘泰國4.0’”為主題,探討新形勢下中泰戰略合作前景與未來。
中國國務院僑務辦公室黨組書記、副主任許又聲、泰國副總理巴金·詹東蒞會并致辭。
許又聲在致辭中指出,習近平主席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四年來,取得了豐碩的成果。泰國政府全力推進的“泰國4.0”經濟發展戰略,與“一帶一路”倡議有著很多契合點,與中國經濟發展領域有著很大的互補合作空間。實現“一帶一路”倡議和“泰國4.0”戰略的有效對接,必將產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許又聲說,泰國是海外華僑華人最為集中的國家之一,國務院僑辦將繼續增進與泰華社會的聯系,鼓勵和支持他們開展更多互利共贏合作項目,在“一帶一路”和“泰國4.0”經濟發展建設中大顯身手。
許又聲高度評價華僑大學與泰國各界保持密切交往,為推進中泰人文交流作出積極貢獻。他表示,國務院僑辦將繼續全力支持華僑大學為中泰兩國培養更多各類人才、為促進中泰友好而不懈努力。
泰國副總理巴金·詹東也在致辭中稱,中泰兩國已進一步提升到全面戰略合作伙伴關系。中國政府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不僅讓沿線各國之間的聯系更加穩固,也促進了沿線國家與中國在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的合作與共同發展。“一帶一路”的建設從宏觀方面讓泰國的經濟發展受益良多。
他并表示,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與“泰國4.0”有相當高的契合度,希望兩國的專家學者利用好中泰戰略研討會這一重要平臺,深入研討和交流兩國相關戰略議題。
華僑大學校長徐西鵬表示,華僑大學將以研討會的舉辦為契機,積極搭建中泰兩國學術交流、人才培養的新平臺,不斷創新中泰文化教育交流品牌,繼續當好中泰交流使者,為增進中泰友誼作出更多貢獻。
研討會期間,國務院僑辦原副主任、華僑大學國際關系研究院院長何亞非教授和泰國法政大學蘇拉差·詩里蓋教授應邀作主題演講。與會專家學者、政府官員將就“外交、安全與防務合作”“經濟、貿易與投資”“交通、能源、海洋與科技合作”“旅游、文化與教育交流”“軟實力、‘一帶一路’與區域國際關系”“華僑華人、移民與中泰關系”等議題展開熱烈的交流與研討。
一年一度的中泰戰略合作研討會由華僑大學、中國東南亞學會、泰國國家研究院、泰中文化經濟協會聯合主辦,始辦于2012年。泰王國駐華大使畢力亞·針蓬,泰國國家研究院秘書長思瑞拉·宋斯維萊,泰中文化經濟協會會長頗欽·蓬拉軍,國務院僑辦文化司司長雷振剛,廈門市副市長盧江,華僑大學黨委書記關一凡、校長徐西鵬等出席當天的開幕式。
作為研討會的重要成果,當日還發布了《泰國藍皮書——泰國研究報告(2017年)》。該藍皮書由總報告、專題篇、中泰關系篇及附錄組成,其發布旨在增進社會各界對泰國的關注和研究,為中泰關系長期友好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其中,總報告對泰國形勢和中泰合作進行了最新的跟蹤和評估;在對華關系上,報告顯示,泰國政府重視發展對華關系,支持中國的“一帶一路”建設,繼續加強與中國在多方面的合作。中泰關系總體向好,中泰睦鄰友好關系繼續得到推進。
據介紹,華僑大學近年來先后成立了泰國研究所和詩琳通中泰關系研究中心,并不斷加強與泰國各界的交流合作。該校設立了詩琳通公主獎學金,接收泰國以及其他各國學生來華學習,選派漢語志愿者到泰國任教,與泰國農業大學聯辦孔子學院,在泰國舉辦“中華文化大樂園”活動,積極為泰國培養和培訓漢語師資,創辦并培育了“泰國政府官員中文學習班”“中泰戰略研討會”等經典品牌。(完)
中國政府網|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 全國人大華僑委員會 | 全國政協港澳臺僑委員會 | 中國致公黨 | 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 |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阜外大街35號 郵編:100037 聯系方式:gqb@gqb.gov.cn
國務院僑務辦公室版權所有 中國僑網技術支持
[京ICP備05072101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2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