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网站,在线观看日本一区二区,99久久久精品无码,被黑人伦流澡到高潮HNP动漫

搜 索
首頁 > 華教資訊 > 正文

德國多部門:提高德國的“中國能力”勢在必行

2018年05月16日 14:46    來源:中國僑網

  中國僑網5月16日電 據《歐洲時報》編譯報道,盡管日益重要,但中國語言和中國文化在德國的教育系統中仍存在于邊緣地帶,而現在德國正在做出改變。

  德國《法蘭克福匯報》報道,包括德國聯邦教育與研究部、德國外交部在內的多個部門,近日要求在德國國內加強所謂的“中國能力”。德國國務秘書格奧爾格▪許特(Georg Schütte)表示,由于中國在科技領域的進步,以及中企大量收購德國企業,這意味著德國必須要對中國具備足夠的認識和豐富的經驗。

  近日,德國聯邦教育與研究部已委托墨卡托對華研究所發布名為“了解中國,認識中國”的報告。

  該報告指出,目前在德國已經存在約19所孔子學院,而這一數字在未來還將不斷擴大,德國人對中國的了解大多通過該機構傳播。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在德國中小學的教材中,卻很少有對中國的介紹,在文獻資料中更是鮮有“中國”的字樣出現。

  報告指出,除此以外,德國的教師大多數對中國只具備基本的認識,他們也缺乏手頭有關中國的材料。中文課同理,在一些國家中文課甚至已經被當作基礎學科,然而德國不是。

  報告稱,在德國的中文師資力量正在逐漸發展中,約有漢學家120名,中文日耳曼學者以及初級中文教師具備教師資格證書。在德國高中,學習中文的學生數量約為5000人,在個別聯邦州甚至數量還有所下降,只有在職業學校有更多的人學習中文,而在法國,每年有3.8萬人學習中文。

  報告同時指出,孔子學院雖然是對中文課堂的一個“補充”,但從德語國家的基本原則出發,提高德國的“中國能力”勢在必行。

  報告認為,“中國能力”包括語言能力、跨文化能力和基本了解中國政治、經濟、歷史、社會各領域情況的能力。為此,德國應在不同教育階段和不同層面提供獲得“中國能力”的機會。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阜外大街35號 郵編:100037 聯系方式:gqb@gqb.gov.cn

國務院僑務辦公室版權所有 中國僑網技術支持

[京ICP備05072101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2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