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6月19日 13:45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北京6月18日電 (孫翔 史詞)龍舟競渡,粽香四溢,立蛋自娛……端午節的節慶氛圍,早已不限于中華大地。海外僑胞、國際友人賽龍舟“鬧”端午,亦是中華文化出海之舟。
6月18日為端午節,是中華民族四大傳統節日之一。2009年9月,端午節成為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節日。此前,龍舟就已“出海”,首屆國際龍舟賽于四十多年前開賽;如今,世界上已經有超過85個國家和地區開展龍舟賽。
近日,美國波士頓,英國倫敦、曼徹斯特,加拿大多倫多,烏干達恩德培等地都鳴鑼開賽,以龍舟賽的形式慶祝端午。
“我覺得龍舟文化非常棒,它的來歷很了不起,有著數千年歷史。”英國人保羅·科斯特1997年懷著“試一試“的心態開始劃龍舟,后來成為一名專業龍舟教練。他介紹,在英國體驗、參與龍舟的人群規模每年都在擴大。
以龍舟為“龍頭”,端午節的相關習俗也逐漸走入海外各國民眾的視野,包括祭奠愛國詩人屈原的歷史淵源以及吃粽子、立蛋、系五彩繩等等。龍舟賽實則成為中華文化展示的盛會,以龍舟賽事為載體,少林功夫、傳統舞蹈、中華美食等齊亮相。
“弘揚中華文化把海外華僑華人凝聚在一起。”烏干達是第一個在端午節期間舉辦龍舟賽的非洲國家。今年,第二屆烏干達龍舟賽將僑胞、中資企業工作人員、烏干達當地民眾融合在一起。僑胞張小鳳認為,這增加了節慶氛圍,促進了兩國人民間的相互了解。
隨龍舟出海的,還有“中國制造”。參與組織第二屆烏干達龍舟賽的僑胞介紹,去年龍舟比賽使用當地木船,而今年所有參賽龍舟均在中國購買。在澳大利亞,澳籍華人王姣姣與她所在的“太平洋龍”龍舟、舷外浮木木舟俱樂部(Pacific Dragons Dragon Boat & Outrigger Canoe Club)成員也用上了來自中國的龍舟。
而王姣姣的購買方式更便捷——從中國海淘。她所在的俱樂部成立于1993年,曾在國際龍舟比賽上代表澳大利亞獲得金牌。此前,俱樂部用于訓練的近十艘龍舟均購于德國。
“這艘船符合國際比賽標準,劃著順手。”王姣姣的隊友對這艘總長14.4米的國際1222型龍舟贊不絕口。新龍舟僅用半個月時間便運到,花費3萬元人民幣總價,這費用僅僅是德制龍舟的十分之一。
“這是首次通過電商平臺出口龍舟。”生產廠商杭州千島湖培生船艇有限公司總經理祝培武介紹,公司年產三分之一的龍舟都出口海外。
“龍舟不僅僅是一項運動,更是中國的傳統。”國際龍舟聯合會主席麥克·托馬斯接受采訪時表示,希望在全世界推廣龍舟運動,同時推廣與龍舟相關的文化、歷史以及傳統。(完)
中國政府網|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 全國人大華僑委員會 | 全國政協港澳臺僑委員會 | 中國致公黨 | 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 |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阜外大街35號 郵編:100037 聯系方式:gqb@gqb.gov.cn
國務院僑務辦公室版權所有 中國僑網技術支持
[京ICP備05072101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2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