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网站,在线观看日本一区二区,99久久久精品无码,被黑人伦流澡到高潮HNP动漫

搜 索
首頁 > 海外鄉情 > 正文

英國移民局“粗暴執法” 倫敦華埠將罷市抗議

2018年07月24日 14:55    來源:中國僑網

  中國僑網7月24日電 綜合報道,英國移民局當地時間7月5日到唐人街搜捕無證勞工,被指粗暴執法,引致倫敦華埠首次出現與執法人員對峙的嚴重事故。倫敦華埠商會宣布將于當地時間7月24日下午12時起罷市5小時,要求內政部正視移民執法人員長久以來對華人餐飲業歧視性的釣魚式搜捕行為。

  據德國之聲中文網報道,倫敦華埠商會發言人胡沛成(Joseph Wu)表示,引發爭議的視頻中的女性失聰,她想求移民局官員不要帶走一名工人,這名工人據信是她的同鄉。胡沛成稱,當時有5名男子被銬走,其中2人仍被拘押。他說,另外3人以及那名灰發女子都有合法的身份。

  《衛報》報道稱,視頻中的那名女性被送往醫院,但內政部表示,她并未受傷,而是出于謹慎送她去接受檢查。

  胡沛成在談到罷市時表示:“這是個痛苦的決定,因為每個小時原本都可以賺錢,作為小本生意,每個小時都意味著損失,但大家一致要這樣做。”

  香港《南華早報》報道說,一張宣傳單上寫著:“倫敦的唐人街是倫敦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主要的旅游與文化景點。其成員有權受到尊重的對待,不會容忍執法機構侵犯性、歧視性的行為。”

  罷工人員將從唐人街游行至內政部,行程約2.5公里。

  倫敦華埠商會主要的不滿是,認為執法行動時常是在并未擁有搜查許可的情況下進行的。但內政部一名發言人則表示:“移民執法行動都是在收到情報之下進行的,是合法行動。”

  倫敦華埠商會的James Tsang則向《衛報》表示,新近一次對糕點坊的突擊搜查后,并未拘留任何人。“他們進來說要找人”,“但最后他們誰也沒找到”,“這給顧客留下一個壞印象,覺得唐人街是犯罪之城”。

  倫敦華埠商會主席鄧柱廷表示,移民局官員引用新的牌照條例179條,繞過多年來行之有效的機制,近日多次搜捕行動都沒有向法院申請搜查令,權力難以受到監控,令人憂慮。

  英國三大政黨的華人代表對事件也表示關注。華人工黨主席梁新尼表示,移民局的搜捕行動到華人商鋪執法,派出的人數超乎合理比例,華人社區普遍不想“惹麻煩”﹐令人擔心會成為被針對的目標。

  華人自民黨創始人鐘翠映表示,華人一直是英國經濟和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警察和移民局官員在執法時的粗暴行為是可恥且不能容忍的。政府移民政策造成一個“敵對的社會氛圍”。

  英國三位華人法官對事情的發展甚為關注。楊慶權、葉穩堅及王鑫剛三位地方法官都在網上看到唐人街的搜捕行動。華人資料及咨詢中心主席楊慶權法官表示,移民局官員及警員處理事件的方法都令人失望。

  伯明翰區保守黨地區議員兼地方法官葉穩堅表示,對此事感到十分震驚。影片中見到移民局的車輛涉嫌向著一名躺在車前的華人女子開動。執法人員在履行職務時行為需恰當,維護與社區的良好關系與信任。他呼吁大家保持克制,按應有的法律程序調查事件。

  全英華人社團聯合總會會長曾嘉文對這次的罷市行動表示支持,因為華人受到了不公平的對待。他希望透過這次機會與內政部對話,爭取放寬勞工條例,改善華人飲食業界的經營環境。

  英國中華飲食業總商會李光喜呼吁華人餐飲業界積極參加和支持抗議游行,要求政府全面調查此次抓捕事件。他認為,“非法勞工的存在,在客觀上為英國經濟做出一定貢獻,一定程度上彌補了英國服務業勞動力嚴重短缺的現狀﹔雖然非法勞工不符合英國現行法律規定,但英國政府應以寬容的心態去審視自身政策和勞動力市場現狀﹔而不是以罰款為目的,以粗暴抓捕為手段,進行強硬執法甚至釣魚執法。這種執法方式不僅不利于英國社會穩定,更在種族之間形成強烈對立。”

  李光喜也是英國福建社團聯合總會籌備負責人,他呼吁福建籍鄉親發出聲音,要求英國政府合理解決勞工問題。

  華人資料及咨詢中心行政總監胡沛成表示,倫敦華埠是英國經濟、旅游、文化產業的重要支柱,但華人卻沒有得到政府對等的尊重,反而被粗暴對待,令人非常痛心。他表示將會與政府部門溝通,爭取改善情況。他呼吁大家7月24日下午在新港坊參與罷市及和平集會,為華人發聲。

  英國華人抗議粗暴執法罷市大行動由倫敦華埠商會發起,獲華人資料及咨詢中心等英國眾多華人社團支持。

  《衛報》報道說,英內政部與唐人街之間的爭議存在多年。2007年10月,一項名為Zavijava的行動中,30人被拘,由于人們將突擊搜查視為針對整個社區,數百人從英國各地來到倫敦抗議。2013年,唐人街曾因抗議持續搜查而關門抗議。報道同時指出,2014年英國推出移民新政,年收入3萬英鎊方可在英國工作。不少中餐館面臨廚師缺乏的問題。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阜外大街35號 郵編:100037 聯系方式:gqb@gqb.gov.cn

國務院僑務辦公室版權所有 中國僑網技術支持

[京ICP備05072101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2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