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06日 14:23 來源:中國僑網
中國僑網11月6日電 據日本《中文導報》報道,日本政府內閣會議11月2日,通過了包括接受單純勞動力在內的《出入境管理及難民認定法》等修正案。目前日本在接受外國勞動力時,除研究者和具有高度技術的高端人才之外,原則上不接受外國人單純勞動力。這次提出的修正案,為接受單純的外國人勞動力提供了法律上的支持,可以說是日本在接受外國人問題上的一個大轉換。政府考慮在臨時國會期間正式通過修正案,并于2019年4月1日起施行。
14種行業(yè)將接受數十萬外國勞動力
根據修正案,日本將新設兩種在留資格,分別為從事需要一定技能業(yè)務的“特定技能1號”和從事需要熟練技能業(yè)務的“特定技能2號”。技能1號在留期限總計5年,不允許攜家屬;2號在留期限可更新,同時允許攜家屬。若滿足條件還可申請定居。此外,外國人技能實習生也可申請過渡為新在留資格。
一旦人手緊缺問題得以解決,法相將停止在相關領域接納勞動力。針對執(zhí)政黨提出的意見,法案附則中寫入了新規(guī)實行3年后將根據需要修改制度的條款。
法案規(guī)定,外國人的報酬須達從事相同工作日本人的同等以上水平,并允許在可就業(yè)領域中跳槽。尤其是接納持技能1號在留資格外國人的單位,政府規(guī)定必須制定確保住所、日語教育等計劃,為穩(wěn)定生活提供支援。
外務省入國管理局將升級為“出入國在留管理廳”。接納單位也可將所接納外國人的支援工作委托給已在出入國在留管理廳長官處登記的注冊支援機構。
相關省廳設想下一年度的一年間,通過新在留資格在14種行業(yè)接納共計約4萬名外國人。若持續(xù)接納,在留者未來將達數十萬人規(guī)模。經過細查,最快11月中旬左右將公布接納對象行業(yè)及規(guī)模。政府2日在內閣會議上通過了修正案,已提交給眾院。執(zhí)政黨力爭8日開始審議。
日本政府計劃使法案在臨時國會會期結束前正式成為法律,于年底前在內閣會議上通過寫入制度意義的基本方針,為完善外國人生活環(huán)境加緊應對。制度詳細內容尚未敲定,課題很多,準備工作能否趕得上還是未知數。
從變相接受單純勞動力轉換為直接接受
日本在正式接受外國人單純勞動力之前,一直以外國研修生實習生的名義填補勞動力不足。
日本的研修實習制度,主要目的是為發(fā)展中國家培養(yǎng)技術人才和熟練技工,但是實質上,外國實習生成了日本的單純廉價勞動力,支撐著日本產業(yè)的底邊。
技能實習制度,開始于1993年,是日本為發(fā)展中國家的勞動者在一定期限內來日工作而設立的。
技能實習生分企業(yè)直接引進和商工會與協同組合等“監(jiān)理團體”引進兩種方式。其對象包括農業(yè)、建筑業(yè)、養(yǎng)殖業(yè)、食品制造業(yè)、纖維服裝業(yè)、機械金屬業(yè)等68個職種。日本零售業(yè)等在亞洲各國開設分店,未來需要聘用當地人才。
上個世紀70年代以后,日本用人成本上升,一部分企業(yè)以“研修生”名義,大量吸收外國廉價勞動力,日本各行業(yè)聯合會也開始為屬下的中小企業(yè)招聘“研修生”。在實施過程中,原本旨在通過引入外國實習生,向發(fā)展中國家傳授技術的技能實習制度,卻成為解決勞動力不足的工具,演變?yōu)榧兇獾膭趧蛰敵觥?/p>
當時,以研修生身份進入日本的外國勞動者,在研修期間不管怎樣受雇用主酷使、剝削,都不受勞動相關法律保障,因為他們是一種半學生、半學徒的身份,不是勞動者,因此不受勞動法保護,遭遇非法待遇也無處申冤。
2009年3月6日,日本政府內閣通過了法務省提出的《入國管理難民法改正案》。新的改正法,設立了屬于勞動者的“技能實習1”和“技能實習2”在留資格:第一年來日研修的研修生屬于“技能實習1”,來日學習兩個月日語后,企業(yè)主就需與他們簽訂雇用合同,受到“最低工資法規(guī)”等勞動法相關法律的保護。
日本把研修生作為勞動者導入,是一項非常重大的改革,這意味著日本一貫不承認引進單純勞動力的做法開始改變,單純勞動力將在法律上得到承認,但是其名義仍然是“實習”,表面上還是不承認接受外國單純勞動力。而11月2日通過了包括接受單純勞動力在內的《出入境管理及難民認定法》等修正案,表明日本開始名正言順地接受外國人單純勞動力。
日本人口結構決定了接受外國人勞動力的必然性
據日本總務省7月11日公布,根據住民基本臺帳的人口動態(tài)調查,到2018年1月1日為止,日本總人口為1億2,770萬7259人。其中日本人減少37萬4055人,為1億2520萬9603人。從1968年調查開始以來,減少人數最多,從2009年以來連續(xù)9年減少。另一方面,外國人與前一年比增加了17萬4228人左右,達249萬7656人。
根據法務省的在住外國人統(tǒng)計,到2017年末,在住外國人已達256萬1848人,比1年前增多7.5%,為史上最高,2016年為238萬2822人,增加6.7%;2015年為223萬2189人,增加5.2%;2014年為212萬1831,增加2.7%,2013年為206萬6445,增加1.6%。連續(xù)5年人數和增長比例雙增加,僅2017年1年就增加了約18萬人。
更為引人注目的是,與日本人的人口結構呈老年化傾向相對比,外國人人口呈青壯化傾向。從日本人口結構看,主要是15歲以下的兒童人口和15歲到65歲的勞動力人口不斷減少,而老年人口不斷增加,兒童人口在總人口中所占比例從2013年的13.13%下降到2018年12.57%;勞動力人口從2013年的62.47%下降為2018年的59.77%,而老年人口則從2013年的24.40%上升為27.76%。
從外國人的人口結構來看,則呈兩頭小中間大的趨勢。15歲以下的兒童人口和65歲以上的人口數量少,而15歲到65歲的勞動力人口占絕對多數且不斷增加。兒童人口在總人口中所占比例從2013年的8.96%下降到2018年8.59%;勞動力人口從2013年的84.28%上升為2018年的84.85%,老年人口則從2013年的6.77%下降為2018年6.56%。
可見,不斷接受外國人是日本人口結構從老齡化走向青壯化的唯一途徑。據日本厚生勞動省6月1日發(fā)表的人口動態(tài)計,2017年新生兒出生數為94萬6060人,比上一年減少3萬918人,為歷史新低。平均一名女性一生生育1.43名孩子,與上一年相比下降0.01。
早在十年前,日本就意識到了人口減少將帶來日本經濟和社會生活難以維系的后果。2009年4月22日,日本政府在內閣會議上發(fā)表了2008年版《少子化社會白皮書》。白皮書推測,日本人口到2055年將跌破9000萬人,14歲以下的人口將不到10%,日本是“世界上少子、老齡化最嚴重、進展最快的國家”。日本的勞動力人口在2050年之前將下降36%,為4228萬人。
據日本厚勞省在2007年年初和2006年年底的統(tǒng)計,日本正呈現人口和勞動力雙重下滑的狀態(tài)。到2055年,日本的人口將減至8993萬人;到2050年,勞動力人口將減至4471萬人。日本的老齡化和少子化社會將提前到來,日本社會保障系統(tǒng)面臨崩潰。
另據報道,預計到2025年度,日本的護理人員將出現約38萬人的缺口。農業(yè)人口在最近10年間減少了約40%,人手嚴重不足。截至2017年10月底,在技能實習生增加等因素的帶動下,外國勞動者人數達到127萬人,創(chuàng)下歷史新高。50個勞動者中就有1個是外國人,日本政府計劃進一步增加外國勞動者的比例。如果大量技能實習生獲得新資格,或可長期確保日本國內的勞動力。(記者 張石)
中國政府網|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 全國人大華僑委員會 | 全國政協港澳臺僑委員會 | 中國致公黨 | 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 |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阜外大街35號 郵編:100037 聯系方式:gqb@gqb.gov.cn
國務院僑務辦公室版權所有 中國僑網技術支持
[京ICP備05072101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2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