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08日 15:46 來源:中國僑網
中國僑網11月8日電 題:華人女子在西班牙古跡“涂鴉”遭起訴!在海外無知,分分鐘讓你付出代價!
今天要說的事兒,聽起來略顯奇葩:
一華人女子日前被西班牙格拉納達地區警察逮捕,原因竟是因為“涂鴉”!
這個代價似乎有點大。但誰讓她那么沒有“眼力見兒”,敢在西班牙古跡洛斯提洛斯之家博物館(Casa de los Tiros)頭上動土呢?
據報道,這名華人56歲,之所以在墻上涂顏料,是想嘗試一下自己新買的涂料是否可以正常使用,而她買涂料的目的,是為了遮擋剛購得某店鋪“廣告牌”上的電話號碼。
但這位華人女子卻不知道,洛斯提洛斯之家早在1962年被列為國家保護古跡,嚴禁亂涂亂畫。
盡管她只是在局部噴了一個棕色圓點,但警方仍然認定女子的行為是“涂鴉”,并已啟動司法程序進行審查。
因為一個無心之過,該華人女子給自己招來橫禍。可是現實中,華人在海外因無知付出代價的事情屢見不鮮。
游客在德國行納粹禮 被捕
去年8月,兩名中國游客在德國國民議會大廈門口行納粹禮而遭德國警方逮捕的事件一度刷爆網絡。
也許兩名游客本想耍酷,或者一時興起,逗個樂子,卻不曾想到,因為自己的無知,而闖了禍。
警方聲明中說,兩人面臨“使用非法組織符號”的指控,好在每人在繳納500歐元的保釋金后被釋放。
根據德國《反納粹和反刑事犯罪法》,使用納粹標志、口號和敬禮姿勢,使用具有納粹象征意義的標記符號、標語和徽章,宣傳納粹思想、美化納粹戰犯、懸掛納粹旗幟、呼喚納粹口號等都屬于違法行為 。
值得注意的是,在公開場合宣傳、不承認或淡化納粹屠殺猶太人者則可能被以“煽動罪”起訴,最高可判刑5年 。
看到規定,是不是替以身試法的人感到后怕?
游客在越南燒錢 被驅逐出境
我有錢,愛咋咋地,你管得著嗎?
在越南,還真管得著。
此前,有媒體爆出,有一名黑龍江籍游客在越南旅游過程中,被越南警方驅逐出境,原因是該游客在峴港市一家酒吧火燒越南盾。
這一行為可不單是炫富或張揚那么簡單了!
損毀法定貨幣在越南是違法行為,可能面臨最高1500萬越南盾(約合4500元人民幣)罰款。
你們說,這位游客冤不冤?
不懂澳大利亞交規 游客遭遇車禍
據報道,在十一小長假期間,一名中國26歲的女游客在西澳的Indian Ocean Drive自駕行駛,但因一時疏忽,讓那天幾乎成為了她的噩夢。
事件起因在于她原本打算超車,后來發現超車時間和空間都不夠,于是試圖開到右側道路。
但她卻沒能注意迎面駛來的旅游大巴,結果慘劇發生了。她自己、車上兩名乘客,以及乘坐旅游巴士的乘客全都受傷。
華人網友看后議論紛紛,有人提醒“澳大利亞和國內交通規則和駕駛方向不一樣!”
近幾年來,赴海外旅游成了一種新時尚,很多中國游客也都選擇自駕游。
但許多國家的交規往往和中國不同,如果因不了解而讓安全失去保障,歡樂就會變成悲劇。
海外各國禁忌 了解一下?
無論是赴海外旅行還是打算在海外長期生活,“入鄉隨俗”都很重要。對于一些事情,太過無知,不僅可能給自己招來麻煩,甚至會給他人帶來困擾。
那么,在海外,往往不被注意卻不可忽視的禁忌有哪些?小僑盤點了幾個國家,為大家普及一下:
1.土耳其、法國、希臘、中東國家
注意避免使用“OK”手勢。
在大多數國家“OK”手勢代表 “沒問題”,“好的” 等意思。但在希臘和土耳其 ,這個手勢相當于影射對方是同性戀者 。在 撒丁島和希臘地區也表示 “滾開” 的意思。而在有些中東國家 ,“OK”手勢更是邪惡的象征……
2.意大利
不允許喂鴿子
意大利法律明文規定“不允許喂鴿子”,如若不從,有可能面臨高達600美元的罰款。
3.法國和英格蘭
禁止在火車站臺接吻
法國在1910年立法規定,禁止情侶在火車站站臺上接吻,據說是為了防止情侶接吻難舍難分而導致火車晚點。雖然現在已經基本聽不到這一規定了,但是也別貿然在站臺接吻。
在英國的柴郡,火車乘客不允許在站臺逗留、親昵話別,也不允許接吻。
4.新加坡
禁止吃口香糖
1992年,新加坡成為世界上第一個頒布口香糖禁令的國家。在新加坡吃口香糖會受到處罰。
5. 馬來西亞
禁止在公眾場所吃榴蓮
馬來西亞、文萊、印尼等東南亞國家,雖然大量生產榴蓮,但卻因為榴蓮味道太過濃烈,禁止在公眾場所吃榴蓮。
6.俄羅斯
駕駛臟車會被罰款
為了保持城市的干凈美觀,莫斯科禁止駕駛臟車出行。開著一輛臟兮兮的車上路,是要被罰款的。
7.印度、尼泊爾、緬甸等國
不能沖撞黃牛
在印度、尼泊爾、緬甸等國,黃牛是神明的“神牛”。尼泊爾政府甚至將黃牛定為“國獸”,誰若傷害、鞭打它,是要罰款和判刑的!
8.美國
砍伐仙人掌可入獄25年
在美國亞利桑那州無故砍伐仙人掌是屬于違法行為,最高可被判處25年有期徒刑。
9.沙特
公共場合喝酒違法
沙特阿拉伯是戒律最嚴的中東國家,在這個國家喝酒是違法的。雖然當地政府對游客相對寬容,允許居住在特定區域的游客飲酒,但也規定游客必須躲在房間里。
(來源:中國僑網官方微信,作者:馬秀秀,ID:qiaowangzhongguo)
中國政府網|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 全國人大華僑委員會 | 全國政協港澳臺僑委員會 | 中國致公黨 | 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 |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阜外大街35號 郵編:100037 聯系方式:gqb@gqb.gov.cn
國務院僑務辦公室版權所有 中國僑網技術支持
[京ICP備05072101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2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