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22日 13:35 來源:中國新聞網
漳州市領導與海外華文媒體代表合影。 張斌 攝
中新網漳州11月22日電 (記者 張金川)“我們通過做‘生態+’,力求將生態與生產、生活、生意‘四生融合’。”福建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漳州市委書記檀云坤21日晚與海外華文媒體代表見面交流時如是表示。
21日-24日,由中共漳州市委宣傳部與中國新聞社福建分社聯合主辦的“行進中國·海外華文媒體漳州行”在漳州開展,生態文明建設是海外華文媒體聚焦的主要內容之一。
近年來,漳州市認真踐行綠色發展理念,按照城市發展定位,探索“生態+”模式,讓生態環境的“高顏值”和經濟發展的“高素質”齊力迸發,走出了一條堅持綠色發展、建設生態文明的“漳州之路”。
當晚,檀云坤與海外華文媒體見面時交流和分享了漳州圍繞“田園都市、生態之城”的城市定位,持續探索“生態+”模式,延展“生態+”效益的做法、成果和體會。
在檀云坤看來,所謂“生態+”,就是生態與城市建設、產業發展、旅游項目、防災減災、民生工程、歷史文化等融合,推動產業發展轉型升級、城鄉環境轉型升級,生活品質轉型升級和城市品位提升,實現生態、生產、生活、生意“四生”融合,不斷延展“生態+”效益,真正做到城市讓生活更美好、農村讓城市更向往。
“這樣就可以讓一個城市更宜業,更宜游、更宜居。”檀云坤認為,我們要把生態作為城市的核心競爭力來打造。我們探索生態+模式,做生態+的文章,已經嘗到了一些甜頭,這才剛剛開始,我們要繼續把它做下去。
當前,漳州市區做了“生態+”的先行示范項目“五湖四海”項目。檀云坤坦言,這個項目實際上是做生態,也是做“生態+”。
檀云坤還向海外華文媒體推介漳州萬畝香蕉海,他介紹道,“兩腳踏東西文化,一心評宇宙文章”,漳州是世界文學大師林語堂的家鄉。“到那里可以領略到萬畝蕉海的風光,可以吃到應該可以說是全世界最好吃的香蕉,又香又甜,但同時也可以感受一下我們文學大師的魅力。”
檀云坤表示,通過做生態,做“生態+”的文章,可以提高城市品位,可以助推產業轉型升級,還可以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質量,享受清新的空氣,享受生態福利。(完)
中國政府網|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 全國人大華僑委員會 | 全國政協港澳臺僑委員會 | 中國致公黨 | 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 |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阜外大街35號 郵編:100037 聯系方式:gqb@gqb.gov.cn
國務院僑務辦公室版權所有 中國僑網技術支持
[京ICP備05072101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2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