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3月08日 10:27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原標題 搭建中國和世界交流之橋
居峰
轉眼間,我在英國謝菲爾德大學孔子學院工作已滿兩年,作為孔院的一名新兵,回首望去,有點想法與孔院同仁互勉。
首先,孔院發展的根基還是在各層次的語言教學,謝菲爾德大學孔院從2007年初創時期的12個班、143名學生發展到2018年的206個班、2942名學生,靠的就是優秀的教師和有質量的教學,讓當地民眾了解、學習、學會了漢語,并重點推動中小學及學前漢語教學與研究,成立漢語語言習得研究中心,開展針對英國當地嬰幼兒(6個月-3歲)的語言習得研究,設立中英親子雙語學習班,計劃招收博士后。
同時,教學活動重視本土化發展。2010年開發本土教材《漢語入門》,2013年開發本土教材《生存漢語》,2018年開發本土漢語教輔材料——《會飛的青蛙》《嘟嘟家的后花園》。此外,積極從當地中小學中聘請本土漢語教師在孔院任教。
其次,謝菲爾德大學孔院通過各種渠道,將中英之間互惠的元素介紹給對方,除了語言、文化元素外,更注重工業、商業、醫療、教育等領域中的具體元素。
比如,孔院積極推動謝菲爾德大學先進制造研究中心與中國工業企業的合作;建立“謝菲爾德——孔子中英商務門戶”,旨在把謝菲爾德打造成為英格蘭北部中國企業的落戶中心;2017-2018年孔院與合作方共舉辦了27場各類型的商務活動,幫助中英商務人士與企業更好地了解對方。
第三,多方式地推動雙方之間的了解與互信。2017-2018年,謝菲爾德大學孔院連續兩年承辦為期3個月的教育部“語言文字中青年學者出國研修項目”,為國內培養語言文字急需人才,服務語言文字事業的科學發展;舉辦中英大學校長對話活動。
總之,通過孔院,外方學習了語言,中方傳遞了友誼。通過孔院建立起來的友誼和信任,為中外雙方提供了極好的協作機會,共同應對未來挑戰。孔院是中外之間交流的橋梁和紐帶。
(作者為謝菲爾德大學孔院中方院長)
中國政府網|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 全國人大華僑委員會 | 全國政協港澳臺僑委員會 | 中國致公黨 | 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 |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阜外大街35號 郵編:100037 聯系方式:gqb@gqb.gov.cn
國務院僑務辦公室版權所有 中國僑網技術支持
[京ICP備05072101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2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