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4月08日 16:28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重慶4月3日電 (陳茂霖)3日,記者從重慶市委統戰部獲悉,重慶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李靜于近日帶隊對在渝的兩家港資企業和一家僑資企業進行了調研,并針對調研過程中了解到的企業難題開展現場辦公,提供解決方案。
“我只是把企業這些年的發展經歷如實講出來,沒想到重慶市委統戰部調研組就現場辦公給我們團隊碰到的難題提供了解決方案。”重慶森盟新能源開發公司執行董事肖重陽在心里又一次為重慶的營商環境點了個贊。
作為一家落戶重慶的僑資企業,肖重陽的創業團隊一直專注于新材料的研發及應用,產品曾獲日內瓦發明金獎及特別大獎,2017年還被國務院僑辦授予“華人華僑重點創業團隊”榮譽。
“我們團隊里面海內外各領域學者比較多,目前共獲得了13項發明及實用性專利。”肖重陽告訴記者,他們團隊成員研發能力也比較強,但是在辦手續、跑資質這方面的人才比較少;落戶重慶后,重慶市各級主管部門針對團隊這一短板,在簡化手續,強化服務等方面給予了極大的支持,讓團隊越做越好。
“目前我們研發的超復合新材料中試產品已經過歐盟和廣東省檢測機構的論證,由于是新領域,這個產品還沒有國家標準……”當肖重陽在說到企業當前碰到的一些問題時,重慶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李靜在調研現場表示,新領域的產品沒有國家標準,可以嘗試和重慶有關認證研發機構以及大學院校合作,先出一個地方標準,重慶市委統戰部也可以從中協調,組織相關機構對超復合新型材料進行檢測認證,提高效率,減少企業在研發產品和經營市場之外的成本,讓企業能輕裝上陣。
“重慶市委堅定不移堅持‘兩個毫不動搖’,著力營造良好的法治環境和營商環境,支持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為港澳臺僑資企業來渝投資興業提供了廣闊空間。”李靜強調,要進一步增強服務意識、提升服務水平,積極協調解決企業實際困難,吸引高層次人才來渝創業創新;要用好港澳臺僑資源,引導更多僑資僑智僑力服務重慶經濟社會發展,鼓勵支持港澳臺僑資企業在重慶內陸開放高地建設中發揮更大作用、實現更大作為。
據了解,在重慶森盟新能源開發公司之外,調研組還先后走訪了合資企業重慶小米熊兒童醫院與港資企業重慶迪馬工業,其中開業不到一年的重慶小米熊兒童醫院已經有49000例接診量,迪馬工業更是打造了西南地區規模最大的專用車和應急產業集群,其產品涵蓋金融押運、公安消防、電力民航及軍工等領域,在2018年全球經濟承壓的大環境下,迪馬工業實現營業收入11.65億元,凈利潤3100萬元。
“從開業到現在,我們感受到來自重慶各個層面的關注和支持,我們也會努力一流的質量和一流的服務,來與重慶這座城市共生共榮。”重慶小米熊兒童醫院院長譚秋說。
“企業的發展與所在地區的優質營商環境是分不開的,迪馬這個品牌在重慶生存了20多年,一步步走到今天,不僅企業克服無數難關得到發展,在2018年這個壓力比較大的時期還能為股東帶來收益,除了企業自身的努力,還要感謝重慶多年來持續優化的營商環境。”迪馬工業負責人說。
中國政府網|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 全國人大華僑委員會 | 全國政協港澳臺僑委員會 | 中國致公黨 | 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 |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阜外大街35號 郵編:100037 聯系方式:gqb@gqb.gov.cn
國務院僑務辦公室版權所有 中國僑網技術支持
[京ICP備05072101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2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