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5月20日 16:27 來源:中國新聞網
【解說】槐塘村位于安徽省黃山市歙縣,這里徽派民居和現代歐式別墅競相輝映,有1000多人在歐洲務工經商,八成以上的農戶家有親人在海外,是遠近聞名的“歐元村”。近日,記者來到村中,探訪安徽“僑鄉”槐塘村的變化發展。
【解說】據了解,槐塘村的“出國潮”興盛于上世紀80年代,大批村民如潮水一般前往荷蘭、意大利、法國、德國、西班牙闖蕩,主要從事餐飲、服裝、零售、皮革等行業。他們一人立足,帶動全家,親戚帶朋友,朋友幫近鄰。
【解說】今年49歲的鄭仕福是槐塘村的第三代華僑,從給人打工到進軍外貿,他和很多人一樣,不僅想“把錢賺回來”,還想出力改變家鄉。鄭仕福表示,剛出國的時候,語言和環境是最大的困難,那時候除了工作就是想家。
【同期】槐塘村華僑 鄭仕福
困難還是蠻多的,因為一開始像我們不要說去國外,我們在自己家里也沒有離開過家,沒有離開過父母親,有一種特別想家的感覺。那時候畢竟十七八歲,你說懂事也不是那么懂事,就好像有點戀家的感覺,就只想回來但是又知道回不來,那是很痛苦的事情,有三年的過渡期。
【解說】鄭仕福告訴記者,槐塘村幾乎家家戶戶都有人在歐洲打拼,在國內是鄰居和朋友,在國外就是兄弟一般的感情。正是靠著這種團結和努力,他們也不斷發展,去年疫情期間,他們更是組織意大利的華僑華人向國內捐贈了大量防疫物資。
【同期】槐塘村華僑 鄭仕福
在我們身邊反正是跟我們差不多大的現在都出去了,他們都是由親戚朋友帶出去的。在外面我們大家也比較的,我也經常聯系一下,問問好生意怎么樣,在哪邊好往哪邊發展。反正誰弄得好,我們跟著誰走。
【解說】今年64歲的金朝義是一名西班牙華僑,如今的他已經回到家鄉,過著退休的生活。走進金朝義的家,一棟歐式風格和中式園林相結合的別墅格外矚目,他正用咖啡招待做客的朋友。
【解說】據金朝義介紹,他原本是一名地地道道的農民,30年前為了生計,便前往西班牙投奔叔叔。他最開始在餐館打工,在積累了一定積蓄后,便把家人一起帶到了國外,自己創業開起了餐館和連鎖超市。金朝義告訴記者,家鄉的變化越來越快,可以說是日新月異。未來,他計劃讓家人把孩子帶回中國,學習中國的文化,在中國發展。
【同期】槐塘村華僑 金朝義
下一代那是我女兒是有這個計劃,是給小孩培養到英國大學畢業之后,在中國留學幾年,得到中國留學幾年,得到中國的文化,中國的世面。她想在中國發展,自己的國家總是自己國家,家鄉好嘛 。
【解說】據黃山市歙縣棠樾村黨總支書記王家林介紹,近年來,槐塘村掀起了回鄉投資的新熱潮,興辦了許多旅游、餐飲、工廠等企業30余家。在外創業成功的華僑華人們還共同集資為村里修建了道路、小學、思鄉亭、村民活動中心等,用實際行動回報家鄉。
【同期】安徽省黃山市歙縣棠樾村黨總支書記 王家林
有些人華僑賺了錢回來的時候在我們村里,當時我們這個村里前路很窄,很爛坑坑洼洼。他們回來的時候以前都是泥巴地,后來他們看到這個情景,后來跟我們碰頭,當時我們路面硬化了一下路面很窄。后來華僑多了,人多力量大,后來他們就把路面拓寬,說想個辦法拆遷把路面拓寬,再重新硬化,投資了不少錢。
張俊 儲瑋瑋 安徽黃山報道
中國政府網|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 全國人大華僑委員會 | 全國政協港澳臺僑委員會 | 中國致公黨 | 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 |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阜外大街35號 郵編:100037 聯系方式:gqb@gqb.gov.cn
國務院僑務辦公室版權所有 中國僑網技術支持
[京ICP備05072101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2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