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5月25日 19:00 來源:溫州日報
溫州打造科創高地這么干
錨定8大標志性成果,實施10大工程
本報記者 周大正
日前,溫州“打造科創高地專班方案”發布,實施打造科創高地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以下簡稱《計劃》),掛出任務清單,通過10大工程、33項具體舉措,以系統思維、系統方法細化強化深化落地執行,努力把科創高地建設作戰圖、施工圖變成“實景圖”,到2023年形成八大標志性成果,全力打造長三角地區和“粵閩浙”沿海城市群科創高地,賦能區域高質量發展。
“一區一廊一會一室”
系統提升創新能級
打造區域科創高地是溫州全力“做強第三極、建好南大門”,奮力“續寫創新史、爭創先行市”重要支撐。“一區一廊一會一室”4大平臺是打造科創高地的戰略支點。根據《計劃》,我市(溫州)將實施國家自創區全域推進工程,持續推進“八大攻堅”行動,推進高新區進等升位,提升自創區綜合實力。啟動科技創新“奪鼎”行動。建立“一區一廊”創新資源統籌協調機制,推動全市域聯動創新,探索推進自創區“一區五園”拓展區建設。
實施科創走廊系統提升工程,聚焦科創走廊“一核兩帶多園區”發展格局,啟動科創走廊三大會戰“升級版”, 打造環大羅山科創生態圈、重點區塊“九大場景”“10分鐘入環、30分鐘通環”交通體系,以“潔化、綠化、序化、亮化、美化、文化、彩化”為整治標準優化環境。實施青科會品牌提升工程,全力籌備2021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高水平舉辦青年科學家峰會,爭取青科會永久會址落地。加快“一園一城一中心”建設,做好峰會“后半篇”文章。實施甌江實驗室爭創一流工程,努力打造全國第一、世界一流的再生調控和眼腦健康創新平臺,加快構建實驗室體系。
引育企業平臺人才產業
多鏈深度融合協同發力
創新主體、創新平臺、創新人才和創新產業是一個城市高質量發展的核心競爭力,也是溫州打造科創高地創新鏈、人才鏈、產業鏈相互融合的關鍵。
根據《計劃》,我市實施創新主體倍增提質工程,圍繞“5+5”產業,聚焦自創區生命健康、智能裝備兩大主導產業,抓好重大科技項目招引。實施頭部企業“聚變”培育計劃和科技企業“鳳凰行動”,加快推進科技企業上市。持續深化新“雙倍增”計劃,重點推進規下高企上規、規上企業進高企,促進高新企業規模化、規上企業高新化,抓好單項冠軍企業培育。
實施高能級平臺量質雙提升工程,建立創新平臺雙比拼、雙結對機制,聚焦研發產出率、技術轉化率、成果落地率,比拼平臺科技實力和創新能力。針對重點創新平臺,建立市、縣領導掛鉤結對平臺和人才機制,幫助協調解決平臺建設中的具體問題。實施人才引育集聚工程,落實“人才新政40條”等政策,以“鯤鵬行動”人才計劃為抓手,大力引育高端創新人才,匯聚青年科技人才。探索人才管理試驗區建設,構建“科研院校招引、區域統籌使用”新模式,構建高技能人才培育體系。
實施科技創新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工程。推進規上工業企業研發機構全覆蓋,深化重點企業研究院建設,支持領軍型企業牽頭組建創新聯合體,鼓勵企業自建或與高校院所聯合組建省企業研究院。深入實施新產品開發計劃和制造業首臺(套)提升工程。深度推進企業智能化改造,實施千企智能化改造,梯度推進數字化車間、智能工廠、未來工廠建設。全面推廣“揭榜掛帥”制度,實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
改革開放創新加速聯動
持續激活“三大動力源”
改革、開放、創新是溫州打造科創高地的“三大動力源”。根據《計劃》,我市實施科技創新改革突破工程,構建創新鏈與產業鏈融合機制。加快建立創新平臺與高校資源、“5+5”產業以及產業園區之間的聯動機制,實現全市“一盤棋”。率先實現人才、產業、資本三方的有效結合,構建科學界、產業界、創投界三界融合的發展新格局。深化科技創新數字化改革,推進溫州“科技大腦”建設,打造全省領先、全市領跑的科技領域綜合性管理平臺。深化科技成果轉化改革,加快國家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范區建設,升級科技服務體系。健全知識產權法治環境,健全知識產權海外風險預警機制,完善知識產權快速維權援助機制。深化科技金融綜合改革和服務保障,提高科技型企業貸款覆蓋面和首貸率,做強做大百億規模基金,復制推廣技術產權資產證券化試點改革。
實施科技創新合作開放工程。深化國內創新區域合作,加快溫州(嘉定)科創園、長三角G60溫州(松江)科創基地、溫州(紫金港)科創園等科創飛地建設,打造科創飛地建設樣板。積極開展海外科技合作平臺建設,探索建立浙大全球溫商科技合作中心,鼓勵有條件的機構和龍頭企業建設海外研發中心、海外創新孵化中心。
中國政府網|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 全國人大華僑委員會 | 全國政協港澳臺僑委員會 | 中國致公黨 | 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 |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阜外大街35號 郵編:100037 聯系方式:gqb@gqb.gov.cn
國務院僑務辦公室版權所有 中國僑網技術支持
[京ICP備05072101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2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