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08日 14:37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北京10月7日電 (記者 吳侃)“不管傳播渠道和平臺如何迭代,優質的內容始終是媒體的核心資源。隨著媒體融合程度不斷加深,海外華文媒體融合發展的著力點也更側重優質內容的創作。”日本《東方新報》副社長兼總編輯孫冉說。
隨著短視頻和直播平臺快速發展,海外華文媒體紛紛布局該領 域,完善全媒體傳播格局。多位海外華文媒體人近日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表示,在布局行業新賽道的同時,海外華文媒體始終堅持“內容為王”,持續探索內容創新。
日本《東方新報》是一家有28年歷史的華文媒體,孫冉介紹:“近年來我們建立了中日雙語的網站、手機客戶端、電子報等,也布局了微信公眾號、微信視頻號、微博、推特、臉書等平臺。在‘人人都有麥克風’的社交媒體時代,我們致力于做有深度、有專業性的內容,在中國和日本有一大批忠實讀者。”
《東方新報》從2021年開始做視頻號,賬號發展很快,目前粉絲數已突破20萬。孫冉說:“我們幾乎每天都會做直播,主播都是在日本生活多年的華僑華人,他們帶著網友們‘云游’日本的大街小巷,‘云逛’各類展會和節日盛典,網友們可以通過直播全面了解日本的風俗民情。”
“我們2013年啟用微信、微博等新媒體平臺,2018年開始布局海外社交媒體平臺。”希臘《中希時報》總編輯汪鵬表示,用新媒體講故事需要真實生動,貼近人心,“希中網”微信公眾號十余年來堅持每天發文,推文內容聚焦希臘的新聞和資訊,貼近華僑華人生活。
汪鵬說:“2021年我們開始運營‘以希臘之名’視頻號和抖音號,以希臘的美景美食、歷史文化等為主題,拍攝發布了很多優質短視頻;采訪希臘的華僑華人和當地民眾,精心制作《中國人在希臘》《移民訪談錄》等專題視頻;還多次開展旅游和生活類直播,收獲了不少粉絲。”
尼日利亞《西非華聲報》創刊于2014年11月,是一份在尼日利亞全國發行的華文報紙。《西非華聲報》副社長陶錦寶介紹:“我們一方面傳遞住在國國情僑情,挖掘和報道華僑華人創業奮斗的故事 ,另一方面也向住在國講述中國的發展。旗下‘西非華聲’微信公眾號已發展成尼日利亞及西非華僑華人了解僑社動態和當地新聞的重要平臺之一。”
海外華文媒體在堅持做好內容的同時,也積極融入當地主流社會,傳播力和話語權一定程度上得到主流社會的認可,在傳播中華文化、維護同胞權益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在孫冉看來,華文媒體進入主流社會的一個重要方式就是與當地媒體建立合作。“6年前我們開始雙語化,實現了在日本主流媒體上落地,同時與日本12家主流媒體展開深度合作。我們在日本門戶新聞網站雅虎新聞上有自己的頻道,每天用日語推送新聞近50篇。”
陶錦寶說:“我們致力于在當地傳播中華文化,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推動中非文化交流,用音樂和舞蹈拉近我們和當地人的距離。我們也曾將尼日利亞約魯巴、伊博和豪薩三大部族舞蹈搬上舞臺,引起當地觀眾強烈共鳴。”
汪鵬表示,2015年起《中希時報》在原有中文版面的基礎上,開辟了8個希臘語版面,向希臘社會展示中國的發展,《中希時報》希臘語版也成為當地政要了解中國的窗口。隨著新媒體傳播方式的應用,越來越多的希臘民眾也通過《中希時報》了解中國、走近中國。
“我們也長期致力于推動兩國文化交流,策劃組織交流展覽、文藝演出、影視文創等活動。多年來我們在與當地社會和主流媒體的交往中,積累了大量經驗,深化了社會關系,未來也希望開展更廣泛的合作。”汪鵬說。(完)
中國政府網|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 全國人大華僑委員會 | 全國政協港澳臺僑委員會 | 中國致公黨 | 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 |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阜外大街35號 郵編:100037 聯系方式:gqb@gqb.gov.cn
國務院僑務辦公室版權所有 中國僑網技術支持
[京ICP備05072101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2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