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网站,在线观看日本一区二区,99久久久精品无码,被黑人伦流澡到高潮HNP动漫

搜 索
首頁 > 地方僑務 > 正文

芋頭包和芋粒糍:僑鄉臺山的中秋糕點

2024年09月18日 09:37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江門9月17日電 題:芋頭包和芋粒糍:僑鄉臺山的中秋糕點

  作者 李曉春 郭軍

  又是一年中秋到,應節的家鄉味道常令海外游子魂牽夢縈。廣東臺山有180多萬海外僑胞分布世界各地,部分在海外從事餐飲業的臺山人和跟隨家人移居海外的臺山媽媽們,就地取材巧手制作出可解鄉愁的臺山中秋糕點,供當地華人及家人品嘗。

9月16日,廣東臺山市,市民蔡嬋娟在家手工制作中秋糕點芋頭包。李曉春 攝

  近日,現居加拿大多倫多的臺山鄉親李燕荷女士表示,她母親為制作家鄉中秋糕點“芋頭包”(又稱“芋頭糍”“芋包”),特意到當地華人超市選購些大芋頭,已手工制作出一批芋頭包放入冰箱急凍層保存,到時想吃就拿出來解凍上鍋蒸熟即可。

  “我媽通常會用菜果(苤藍頭)或番葛,去皮切粒后,搭配切好的豬肉粒、廣式臘腸粒、蝦米等炒熟作餡料,吃起來層次感明顯,比較咸香。”李燕荷說,“蒸熟的芋頭包不裂皮、表面光滑、芋香濃郁為佳。”

  “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雖然食物匱乏,但我很討厭吃芋頭包,因為每逢中秋,我媽都提前刨芋做芋頭包,她做的芋頭包皮又厚、餡又少,過了中秋還剩很多。”現居美國西雅圖的臺山鄉親李女士稱,她如今見到芋頭包就會想起當年的情形,但遺憾的是再也沒辦法吃到母親親手做的芋頭包。

9月16日,廣東臺山市,市民李銀鳳(右)和從澳門回臺山過中秋的二姐李雙鳳(左)展示剛做好的中秋糕點芋頭包和芋粒糍。李曉春 攝

  “制作芋頭包的工序比較繁雜,要手工將去皮洗凈的米芋頭刨成芋泥,生姜洗凈刨成姜泥,然后裝入盆中,按比例加入粘米粉和食鹽,拌至黏稠且軟度適中時,才可用來做芋頭包的外皮。另需提前將洗凈的臘腸、豬肉、番葛、蝦米等切粒一起炒熟,加入些提前炒熟的花生,僅備這些餡料已很費時、費工。”臺山美源餅屋的負責人梅碧莉透露,平日都有華僑或喜歡吃的熟客訂芋頭包,有客人一拿到,就忍不住直接用手拿著吃。她自己也特喜歡吃芋頭包,每次有客人訂制時,都會讓師傅多做些留著吃。

  臨近中秋,臺山各菜市場上的糍檔特別火,前去買糍、訂糍的街坊絡繹不絕。“老板娘,早晨!我昨天訂那40個芋頭包,分兩袋裝,每袋裝20個。另外,幫我切4條七八厘米寬、長條狀的芋粒糍,每袋裝2條。”臺山“90后”市民馬女士在市場買糍時表示,她買多那一份是準備帶給從英國回臺山過中秋的舅母。

  “近期,臺山本地的米芋頭上市,在四九墟每公斤賣7元,很多街坊買來做芋頭包或芋粒糍吃。中秋節前一天,若沒時間做糍或不想親自動手做糍,可直接到市場糍檔買現成的芋糍。甚至還有人將帶皮的小芋頭煲熟,替代芋糍與月餅、佛公餅、沙田柚等一起用來賞月。”臺山四九鎮年逾八旬的李月容奶奶說,她炊芋粒糍跟當地人炊咸糍相似,提前將芋頭切成粒,搭配臘肉粒、豬肉粒、臘腸粒、蝦米等炒熟,與粘米粉漿拌勻裝盤,上鍋炊熟即可。

  “你媽媽有做芋頭糍嗎?”“你去哪買的芋頭包,餡多嗎?”“臺城哪一檔的芋粒糍好吃?”越近中秋,就越多臺山人在電話或微信里聊起中秋糕點的話題。對于臺山人而言,芋頭包和芋粒糍里,蘊藏著僑鄉中秋的專屬味道,家人團圓的味道。(完)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阜外大街35號 郵編:100037 聯系方式:gqb@gqb.gov.cn

國務院僑務辦公室版權所有 中國僑網技術支持

[京ICP備05072101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2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