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23日 14:19 來源:羊城晚報
汕頭華僑經濟文化合作試驗區——
砥礪十年,“僑”文章越寫越精彩
羊城晚報記者 趙映光 實習生 林倩宜
金秋九月,在汕頭華僑經濟文化合作試驗區(以下簡稱“華僑試驗區”)迎來設立10周年之際,羊城晚報記者走訪這個國家級平臺發現,昔日的填海灘涂上如今不僅崛起了一座生態宜居新城,而且初步構建起“工商并舉”的現代化產業體系,扮演著推動汕頭構建“三新兩特一大”產業發展新格局的重要角色。
和美新城崛起于南海之濱
2014年9月15日,國務院批復同意在汕頭經濟特區設立華僑試驗區。彼時,這里還是一片荒灘,就連華僑試驗區管委會的辦公地點都是借來的。
在這樣艱苦的條件下,一批又一批的“拓荒牛”開始了創業跋涉之旅。2017年10月1日,全長16公里、雙向8車道、總投資44億元的高等級濱海景觀大道——東海岸大道建成通車,東海岸新城建設的骨架也由此拉開。
如今,在東海岸新城新津片區,公園、教育配套不斷完善,居住環境已趨成熟;在塔崗圍片區,汕頭大學、汕頭體育中心的相繼建成助推城市文旅活動不斷豐富;在新溪片區,多個綠色建筑拔地而起,一批綠色辦公、綠色住宅建筑等逐步建成并投用。
其中,作為2024年第二十二屆國際潮團聯誼年會和第十屆世界潮商大會“兩大盛會”主會場的汕頭國際會展中心及配套酒店項目正在揭開神秘面紗;總面積超4000畝的津灣公園、僑韻公園和海明公園已全面建成并向公眾開放,成為華僑試驗區的“城市會客廳”;多所幼兒園、九年一貫制學校和優質高中迎來了一批批學子;汕頭國際眼科中心正式落成,設置有國際門診樓、國際住院樓,以及配備3000個床位的汕頭市中心醫院易地重建項目正全面推進。
許多目睹汕頭東海岸巨變的“老汕頭”不由得發出贊嘆:“什么叫滄海桑田,來這里看看就明白了。”
而除了傳統基礎設施的建設外,華僑試驗區也在優化營商“軟環境”上下起了苦功夫。華僑試驗區大力推進“放管服”改革和商事登記制度改革,在全市率先開展電子營業執照試點工作,以“最多跑一次”改革為牽引,實施一站式并聯辦理。
為進一步營造法治化便利化營商環境,華僑試驗區還設立了首個面向華僑華人及投資者的專業代辦服務平臺——“僑惠寶”,開展“無償式” “代辦制” “一站式”服務,覆蓋企業設立登記、印章刻制、銀行開戶及稅務信息登記全流程,為企業發展提供“保姆式”服務,持續擦亮營商環境“金名片”,吸引越來越多的企業“擇良木而棲”。
發展熱土夯實于“試驗田”
作為全國唯一一個以“華僑”和“文化”為核心概念的國家級創新發展平臺,華僑試驗區始終以做好新時代“僑”的文章為使命,創新性開展了多項惠僑便僑、聚僑聯僑工作,搶占數字經濟新賽道,夯實現代化產業體系。
在華僑試驗區直管的東海岸新城,建成投入使用的“華僑之家”已經成為聯系和服務廣大僑界人士、推動為僑服務工作開展的重要陣地,為海內外華僑華人社團、商會搭建一個敦睦鄉情、參觀考察和交流合作的綜合服務平臺。
華僑試驗區堅持文化引僑,創新開展海外華文教育工作,積極打造國際僑才港,推動舉辦中文短視頻創作大賽、僑批書寫大賽、全球新生代造福節等活動,有效促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對外交流。
數據顯示,“華僑之家”已累計推動38家海外僑團(商會)在聯絡點入駐掛牌,輻射五大洲、24個國家和地區;累計引進企業11家、國內僑團(商會)3家。國際僑才港已累計登記注冊企業89家,注冊資本達186億元。
在打造“僑”特色金融服務方面,華僑試驗區于2015年創設了全國首個以華僑為核心概念的區域股權交易市場“華僑板”,為粵東地區中小微企業提供綜合金融服務。2019年,“華僑板”升格為廣東股權交易中心汕頭分公司,融資通道和孵化轉板功能更趨完善。截至2024年7月,“華僑板”累計掛牌企業696家,實現融資超22億元,托管股本超104億股。
近年來,在全球數字經濟發展的新浪潮中,華僑試驗區主動搶抓機遇,布局數字賽道上的新基建,并于2021年10月成功獲批設立汕頭區域性國際通信業務出入口局,搭建了一條直通全球的“信息高速公路”,打開了汕頭數字經濟創新發展的大門。
目前,汕頭出入口局已具備了跨境的高速鏈接、境外分支機構組網、跨境網絡訪問加速、跨境系統災備、境外云資源鏈接、境外IDC資源等功能。得益于數字經濟底座不斷夯實,華僑試驗區正積極審慎推進跨境專用通道試點業務工作,出臺試點業務相關管理辦法,重點布局跨境電商產業;立訊電子信息產業中心項目、廣東移動AI創新應用中心項目、中國聯通粵東5G創新運營中心項目建設也正在加快推進;深汕數字科創產業園項目已完工并進入招商階段。
如今的華僑試驗區已逐步成為現代服務業集聚區,初步形成總部經濟、特色金融、數字經濟、高端制造等四大核心產業,扮演著推動汕頭構建“三新兩特一大”產業發展新格局的重要角色。
中國政府網|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 全國人大華僑委員會 | 全國政協港澳臺僑委員會 | 中國致公黨 | 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 |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阜外大街35號 郵編:100037 聯系方式:gqb@gqb.gov.cn
國務院僑務辦公室版權所有 中國僑網技術支持
[京ICP備05072101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2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