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26日 14:26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上海9月25日電(范宇斌)“相聚上海 共創未來——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全球宣介會活動25日在上海舉行,來自全球30個國家和地區的華僑華人及港澳臺同胞齊聚一堂。宣介會通過網絡在線直播,在美國舊金山、加拿大溫哥華、菲律賓馬尼拉、印尼雅加達設立海外分會場。
本次活動向海內外集中展示上海徐匯、長寧、松江的區域政策和產業載體,推動中外企業、商會和相關政府機構簽署合作備忘錄,并帶領與會人士參訪漕河涇園區、G60科創走廊、北楊人工智能小鎮等,引動海內外高能級項目資源匯聚上海,促進合作交融、互利共贏。
活動現場舉行了虹橋海外高層次人才服務基地、虹橋海外名校校友創新創業服務基地首批企業入駐儀式。上述基地是依托虹橋海外華商會進博及貿易促進中心的全球網絡成立的專業化平臺,重點吸納人才型高新技術企業、海外名校校友創業組織、科創服務機構及社會投資資本協力發展。
為助力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鏈與海外深度協作,虹橋海外華商會進博及貿易促進中心攜手中國新能源汽車相關企業及海外華商組織共同構建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協作平臺,對接海外需求。活動現場還舉行了虹橋國際新能源產業協作備忘錄簽署儀式。
肯尼亞上海商會會長、肯尼亞中華總商會常務副會長李昌洪主要從事從肯尼亞出口農產品銷往中國。他談及,在不久前舉行的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上,多項非洲農產品輸華合作文件簽署,將進一步推動中國大市場成為非洲大機遇。近期,他正在積極拓展新業務——準備在上海注冊新的公司,從中國出口新能源汽車銷往肯尼亞,并計劃在肯尼亞建立新能源汽車組裝基地。
李昌洪接受中新網記者采訪時說,隨著中非合作深入推進,中國新能源汽車能夠更好開拓包括肯尼亞在內的非洲市場。在肯尼亞創業已有16年,李昌洪坦言自己對中國國內的政策變化不太了解,尤其是在對接中國企業開展合作時存在信息不對稱等情況。“政府的牽線搭橋很關鍵,上海舉辦全球宣介會便是一個很好的機會。”
泰國上海商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丁溢與幾位商會會員一同參會。丁溢觀察到,如今不少商會會員是僑三代、僑四代,從小生長在泰國,很少回家鄉,對上海目前的經濟社會發展現狀不太了解,但他們都非常渴望了解家鄉,想要回到家鄉投資。“我們組團參與本次活動,以投資者、企業家的角度觀察上海,探索商機,受益匪淺。”
“商會會員都帶著各自訴求而來,有的會員早年將中醫藥帶到海外,如今他們計劃回家鄉投資康養中心,助力中國大健康產業發展。”丁溢向中新網記者透露,她打算在上海的科創園區設立聯絡點,依托上海的科創優勢,推動泰國與中國的科創合作。
眼下,不少海外僑商華商希望在中國布點開展新業務。加拿大上海商會理事律竹是一家律所的總經理,此行來滬則是尋找合適的園區,希望把知識產權代理辦公室開到上海。實地考察后,律竹了解到拎包入住、租金減免、稅收優惠、專項基金等扶持政策措施,讓她覺得不虛此行。
“我們團隊在海外有很多律師,可以為中國企業出海發展提供獨特的支持,并帶領海外專業人士將知識產權有關業務設立在上海的園區,在人工智能、游戲、醫藥、新能源等領域進行知識產權互動,上海在政策、科創、金融、國際人才等方面優勢明顯,有助于我們開展跨國合作。”律竹表示,她回去后將及時向海外合作伙伴傳遞信息,對接搭建合作平臺。(完)
中國政府網|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 全國人大華僑委員會 | 全國政協港澳臺僑委員會 | 中國致公黨 | 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 |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阜外大街35號 郵編:100037 聯系方式:gqb@gqb.gov.cn
國務院僑務辦公室版權所有 中國僑網技術支持
[京ICP備05072101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2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