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网站,在线观看日本一区二区,99久久久精品无码,被黑人伦流澡到高潮HNP动漫

搜 索
首頁 > 工作動態 > 正文

海外華媒河南行:中原文化百聞不如一見

2024年10月29日 11:04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鄭州10月29日電 (劉鵬 李海珠)“河南給我的感覺就是歷史文化底蘊深厚,從書上了解遠不如走進實地一探究竟。”10月21日至27日,“行走中國·報道中國 海外華文媒體河南行”活動在河南舉行,來自17個國家和地區的21位海外華文媒體代表走進河南,體驗中原文化、觸摸中原歷史,探訪人文風采,在“天地之中”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

  《開封府題名記》碑為何“少”了包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朱仙鎮木版年畫是怎么制作的?帶著疑問,海外華文媒體代表從開封博物館起步,在館藏文物中“掀開”歷史的一角,洞察古都開封的歷史發展足跡。

  站在鎮館之寶《開封府題名記》碑前,海外華文媒體代表不斷按下快門鍵,記錄與歷史對望的瞬間。

  據博物館講解員介紹,該碑記錄了北宋146年間183任開封府尹的姓名及任職年月。其中,包拯因剛正不阿、清正廉潔受到民間百姓的尊崇,逾越千年,因后人在觀看該碑時會反復撫摸他的姓名,以致名諱模糊,只留下半指深的指痕。

圖為海外華文媒體人現場制作朱仙鎮木版年畫。李海珠 攝

  “福祿壽三星”“麒麟送子”“富貴長壽”……在開封博物館內的朱仙鎮木版年畫展示廳,海外華文媒體代表在工作人員的幫助下紛紛拿起刷子,在線版上刷墨、鋪紙、上色,一氣呵成,一幅寓意著“財源興旺,幸福美好”的“劉海戲金蟾”就此誕生了。

  “我在制作木版年畫時感受到了中原文化的博大精深與其獨特魅力,”《歐洲僑報》社長高進介紹,今后將持續向海外推介富有地域特色的中原文化。

  在六朝皇宮遺址龍亭上話今日開封、在“城摞城、河摞河”的州橋及附近汴河遺址探索開封“城下之謎”、在清明上河園感受北宋王朝的繁華圖景、在開封城墻回望開封城與黃河的共榮共生、在開封府與“包大人”同臺破解《鍘美案》……在為期三天的開封行程中,海外華文媒體深入了解了古都開封的“前世今生”,感受歷史文化名都如何蝶變為“詩和遠方”。

  從開封一路向西,海外華文媒體在步入少林寺山門的那一刻,加拿大搜羅傳媒總監王睿琳邊拍照邊感嘆:“在手機上刷到那么多少林寺的圖片,終于在這里見到實物了。”

  登封市文物局工作人員李志強介紹說,少林寺始建于北魏年間,距今已有超1500年的歷史。這里不僅是禪宗的發祥地,還是中國功夫的發祥地,被譽為“天下第一古剎”。而少林功夫作為該寺的代表名片,每年吸引眾多海內外游客來此體驗,有著“天下功夫出少林,少林功夫甲天下”之美譽。

圖為海外華文媒體觀看少林武僧團表演。李海珠 攝

  鎮山棍、雙鞭、醉拳、二指禪……伴隨著“嘿”“哈”聲,少林武僧團的一招一式將海外華文媒體代表們帶入一個充滿傳奇色彩的功夫世界,引得他們紛紛拍攝記錄。

  為喚起海外華僑華人心靈深處的歸屬感,10月26日,海外華文媒體走進了位于鄭州新鄭“黃帝故里”尋根拜祖。日本《留學生新聞》副總編龍麗華在拜祖廣場大喊“河南老家,我來了”,言語間盡是海外游子的激動喜悅之情。

圖為海外華文媒體在軒轅殿黃帝像前合影留念。李海珠 攝

  “世之所高,莫若黃帝。”黃帝故里景區講解員介紹,黃帝是中華民族的文明始祖、人文初祖,5000多年前,軒轅黃帝率領先民初辟鴻蒙、統合九州,播谷植桑、創文演歷,興醫定律、造車制衣,肇始中華文明,豐植民族根魂。

  從尋根門到軒轅殿黃帝像,500多米的距離,寓意著中華文明5000多年的源遠流長。高5.19米的軒轅黃帝像坐落于景區的中軸線上,眾人拾級而上,共拜軒轅黃帝。

  “這里是中華民族根脈所在,奠定了華夏文明的基礎,尤其是對海外華人來說意義非凡,”王睿琳凝望著軒轅殿感言,“海內外華夏兒女同根同源,就像碑上的題字‘炎黃子孫、不忘始祖’,我會將所見所聞帶到海外,促進文化交流融合。”

  尋來時之路、探歷史古跡、品中原文化、賞古都風采,10月27日,為期一周的“行走中國·報道中國 海外華文媒體河南行”圓滿收官。緬甸金鳳凰中文報社社長張翀說:“河南這片古老而又充滿活力的土地,以其獨特的魅力深深打動了我。我將不遺余力地把河南的文化瑰寶與發展成就推薦給海外更多的受眾讀者,讓更多人看到河南、了解河南。”(完)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阜外大街35號 郵編:100037 聯系方式:gqb@gqb.gov.cn

國務院僑務辦公室版權所有 中國僑網技術支持

[京ICP備05072101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2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