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2月26日 14:07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泉州2月26日電 題:百年僑批信局煥新顏
作者 吳冠標
在知名僑鄉福建泉州的王宮社區,王順興信局舊址主體建筑——船樓歷經數個月修繕,于近期完成修繕加固工程。這座承載著僑批記憶的閩南建筑正以嶄新姿態,迎接它的百歲生日。
“王順興信局濃縮了閩南僑批信局誕生發展的歷史。”泉州市鯉城區文保中心主任林志福25日介紹,作為福建保存最完整、規模最大的僑批信局遺址之一,王順興信局總面積達3200平方米,由書房、奇園、船樓三部分組成,是見證福建省華僑史、郵政史、金融史的重要史跡。
1898年,泉州王宮人王世碑向清政府申請創辦了王順興信局,并在菲律賓馬尼拉設立經營地點,國內則選址于其家鄉王宮,專營信款及匯兌業務,成為泉州首家在海外設局收匯的僑批信局。王世碑去世后,信局由其長子王為奇和侄子王為針負責,此次修繕加固的船樓,正是王為針于1925年建造,距今已有百年歷史。
船樓因其外形貌似大船而得名,為中西合璧的二層外廊式風格建筑,內外皆有精致的雕花木門,二層則外覆木制百葉窗,廊間布有多個御敵槍孔,內庭還設置了隱式天井。
據資料記載,王世碑出身貧寒,19歲就在一條廈門至呂宋(今菲律賓)的帆船上工作,他待人和善,有不少僑客委托他向家人傳送信款。隨著時間推移,他成為一名“水客”,逐漸積累起了創業資本。而船樓的設計靈感,便是源自王為針對王氏家族靠船起家歷史的銘記,及其向海圖強、續寫先輩輝煌的期望。
然而,多年來船樓歷經風雨侵蝕,建筑內大部分木構件蟲蛀、人為拆改破壞情況嚴重,二層外廊混凝土圈梁開裂,屋面檁條糟朽荷載過大,隨時有坍塌的可能性,急需進行全面修繕加固。
林志福說,此次全面修繕加固工作從2024年9月正式啟動,堅持“修舊如舊”原則,選用與原建筑一致的材料,并依據原來的工藝技術,最大限度還原建筑歷史風貌。
王順興信局的“煥新”,是泉州華僑歷史遺存保護的縮影。近年來,泉州通過采用低沖擊、微干擾的“繡花”功夫,修繕了160余處華僑歷史建筑;依托華僑古民居,建設了200多個精品鄉村僑史館和僑領館,讓華僑歷史遺存“歷久彌新”。
今年起,泉州正式施行《泉州市華僑歷史遺存保護條例》,采取“定義+列舉”的方式對華僑歷史遺存進行界定,并對華僑歷史遺存的保護管理和傳承利用做出了相應規定,以守護海外華僑華人的鄉愁記憶。
林志福透露,目前,王順興信局的奇園部分也已啟動修繕工程。修繕完成后,該建筑或將與船樓共同被打造成閩南僑批檔案文化展示場所。
據悉,王順興信局所在的王宮社區也將被打造成華僑歷史文化街區。作為泉州首個“華僑+文旅”項目,王宮華僑歷史文化街區建設涵蓋了歷史風貌建筑修繕、沿街店面改造、新建文創商店和青年旅社等,還將建設南洋美食廣場、王宮華僑鄉村記憶館和僑批館等文化場所。(完)
中國政府網|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 全國人大華僑委員會 | 全國政協港澳臺僑委員會 | 中國致公黨 | 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 |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阜外大街35號 郵編:100037 聯系方式:gqb@gqb.gov.cn
國務院僑務辦公室版權所有 中國僑網技術支持
[京ICP備05072101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2928]